时间:2022-09-16 11:29:54 | 浏览:2696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在酃县十都派何长工到湖南省委汇报情况,并探听南昌起义余部下落。何长工辗转于长沙、广州等地,12月下旬,在韶关的犁铺头终于找到了朱德,取得了联系。
翌年1月上旬,何长工回到井冈山,向毛泽东汇报朱德部的情况。在此之前,毛泽东、朱德两部早已取得了联系。毛泽东于1927年10月下旬,率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县大汾镇遭到敌人袭击,担任前卫的第三营与团部失掉联系。
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将部队带到桂东一带。11月间到达赣南的上堡、文英、鹅形等地,与朱德部取得联系。通过张子清等人的介绍,朱德了解到毛泽东部的情况后,立即派毛泽覃去进行联络。毛泽覃由崇义、上犹经桂东,在茶陵找到毛泽东部。
当时正在茶陵执行任务的第一营第一连连长陈伯钧回忆:
毛泽覃于11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朱德部队的情况。
12月中旬,张子清、伍中豪也率领第三营返回井冈山。由于朱毛两部已取得了密切联系,因此,12月18日毛泽东在写给湖南省委组织局《由湘南特委转》的信中提出:
这份历史文献说明,朱毛两部会合业已成熟。两支工农革命军的会师,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1928年初,井冈山的斗争却呈现出曲折的局面。
中共中央以左倾错误态度对待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于1927年11月14日通过《政治纪律决议案》,给予这两次起义的领导人以政治处分,要求对秋收起义领导人:
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执行中央的左倾政策,于1928年3月上旬派省军委特派员、湘南特委军事部长周鲁,抵井冈山,取消了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将前委改组为师委,任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为师长。
同时,不顾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要求工农革命军调往湘南。本来支持湘南起义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顾敌强我弱的现实,主观要求毛泽东部全部离开立足未稳的井冈山,致使不仅未能有效地支援湘南起义,反而使井冈山根据地被敌占领了1个多月,遭到不应有的损失。
3月中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分三路离开井冈山,18日在酃县中村会合。为避免与强敌硬拼,只派特务连由毛泽覃率领去湘南与朱德部联络,将主力部队留在中村进行整训,并分兵在中村地区的道任、心田、联西、深度、龙潭等乡,作社会调查,还发动农民,开展分田运动。随后,又在桂东沙田一带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4月初,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师从来阳撤往安仁;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师及资兴独立团、永兴警卫团由郴州向资兴东撤,均向井冈山地区转移。
毛泽东得悉湘南起义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兵分两路前往接应。
何长工、袁文才等率第二团西进资兴;毛泽东率第一团由中村经桂东直插汝城牵制粤敌胡凤章师。在毛泽东部的支援和掩护下,4月中旬,朱德与陈毅所率的两支湘南起义部队在酃县河渡会合。
随即,毛泽东与朱德在十都会面。
4月13日,尾追之敌由茶陵向酃县逼近。毛泽东要朱德等部速奔井冈山,他带领第一团在酃县北郊接龙桥阻击来敌。随后,毛泽东也率第一团回到井冈山。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两支革命军队,终于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在4月25日《江西省委致中共中央的信》中,报告了朱毛会师的消息,信中说:
朱毛会师后,“朱部有二千余人,湘南农军有八千余人,毛部有千余人,袁(文才)、王(佐)各三百,如此庞大军队有统一领导指挥训练的必要。”
根据“前湘南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第四军,指定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合编时召开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了四军军委,毛泽东为书记。这时第四军的称号是“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间改称“红军第四军”。
关于为何叫红四军?目前有两种说法:
4月下旬,在宁冈砻市召开盛大的会师大会,由陈毅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成立,朱德、毛泽东都讲了话,并正式宣布了由毛泽东亲自拟订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合编后的第四军,因种种原因,在1个月中编制有过3次大的变动,从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连续召开了5次全军党的代表大会也与此有关。
起初第四军编制是3个师8个团。后因枪械及人员不足,在第一次打永新时,将第十二师番号取消,所辖的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合编为三十团,派原十二师的参谋长刘之致为团长,”编入第十师。此外,成立了一个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
5月中旬,又因给养困难等问题,决定将湘南农军组成的第三十、三十三两个团,派回湘南活动。
5月下旬,取消师的名义,军之下直接团。军委书记因毛泽东任边界特书记,即改选陈毅充当。
井冈山会师和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成立,是我国革命史和建军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朱德曾写诗赞曰:
会师后,革命武装力量更雄厚,更集中了,它不仅对恢复扩大井冈山根据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尔后创建更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月下旬,江西军阀朱培德令杨如轩第二十七师三个团,以永新为据点,分兵两路“进剿”井冈山,企图歼灭工农革命军于立足未稳之际。
为此,第四军各部,在会师大会后,立即开始拒敌行动。他们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以“避实就虚”,集中兵力先歼敌军一路的作战方针,经4天3仗,在遂川县五斗江打跨敌第八十一团,缴枪300余支,并乘胜追击,占领永新县城。
这次胜利,不仅恢复了井冈山根据地,而且得到了扩大,还缴获了不少给养物资。
占领永新的第二天,在县城召开祝捷大会,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朱昌偕任主席。
5月上旬,朱培德又令杨如轩率第二十七师和第七、第九师各一个团,再次“进剿”,由吉安向永新进犯。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第四军主动撤出永新,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和“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打击敌人。
5月中旬,第四军先佯攻茶陵,击溃湘敌一个营后,立即回师永新。19日,在草市坳与赣敌激战,并乘胜夜袭,再占永新。
这时,宁冈、永新、莲花等县的大部分地区,普遍建立了革命政权。为了统一湘赣边界党的领导和推动根据地建设,经省委同意,“五月二十一、二两日”,在宁冈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由毛泽东主持。与会者有军队党及宁冈、永新、遂川、莲花、酃县5个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的代表,共60余人。
毛泽东等在会议上说服和制止了一些人“想逃避斗争跑到赣南去”的错误主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坚定了大家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决心。
会议讨论和制定了适应当时对敌斗争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
杨如轩两次“进剿”的失败,使湘赣两省军阀十分恐慌。
5月下旬,两省军阀拟订对井冈山联合“会剿”的计划。湘敌吴尚第八军集结茶陵,准备进攻宁冈,但因该军曾与工农革命军四次交战,一胜三负,已不敢再轻举妄动,加之朱毛部在赣境活动,对他们威胁不大,所以对入赣“会剿”抱消极观望态度。
所谓“会剿”,实际上只是赣敌单独的“进剿”。
6月上旬,赣敌以杨池生为总指挥,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以5个团的兵力,从吉安向永新进发。
红四军主力撤出永新,集结于宁冈,决定对湘敌取守势,以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对赣敌取攻势,以主力进行反击。同时,发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配合部队作战。
6月22日凌晨,战斗从新、老七溪岭打响,经过1天浴血混战,红四军在击溃赣敌2个团后,又在龙源口全歼敌第二十七团,并乘胜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
在龙源口大捷中,红军以不足3个团的兵力,击溃敌军2个团,歼敌1个团,缴枪近千支,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这时,毛泽东、朱德在吸取历史和现实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井冈山军事斗争的实践,逐步总结出游击战术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是带有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它生动而确切地勾勒出一幅红军游击战争异彩纷呈的画面。
这次反“进剿”的胜利,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赣敌在龙源口惨败后,蒋介石屡电湘敌鲁涤平、何键,要求对红军协同“会剿”。于是,湘赣两省之敌立即酝酿对井冈山进行一次“会剿”。
这时,中共湖南省委在盲动主义影响下,无视严重的敌情,却认为湘敌“十分动摇、更加削弱",并制订了湘南第二次起义计划,“以造成湘南的割据。”
为此,先后派袁德生、杜修经、杨开明(即杨克敏)往井冈山,并分别携带省委6月19日给边界特委和四军军委的《决议案》,以及19日、26日两封指示信。
袁德生、杜修经于30日同时到达永新。在19日的《决议案》和指示信中,省委尚同意四军继续“巩固罗霄山脉中段的根据地。”
但在26日的指示信中,则要求四军“向湘南发展”,并“要毫不犹豫的立即执行”。
7月4日,以特委、军委名义将联席会议的决定写报告给湖南省委,列举了6条不能去湘南的理由,要求省委“重新讨论,根据目前情形,予以新的决定。"
8月中旬,湖南省委又派袁德生携带7月20日指示信抵达边界,命令红四军“向湘东发展”。为此,毛泽东在永新九陂村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省委指示。
其时,传来红军大队在湘南失败的消息,根据局势的变化,会议当即否定了省委的错误主张,决定由毛泽东率领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去湘南迎还红军大队,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和第三十二团坚守井冈山。
8月23日,毛泽东率领部队在桂东县城和红军大队会合,即在桂东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议决经崇义、上犹重回井冈山。”当红军到达崇义时,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率部叛变,团长王尔琢力图追回该部,但不幸牺牲。在此危急时刻,毛泽东、朱德等毅然率大队取道上犹向井冈山急进。
在此期间,赣敌乘我主力尚在湘南,遂乘虚由永新向井冈山进犯。红军留守的部队撤向山区坚持斗争。边界内各县城和平原地区尽陷敌手,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等烧杀抢掠,横行无忌,豪绅地主反攻倒算,乘机报复,白色恐怖遍及整个边界,被杀之人,被焚之屋,不计其数。
红四军在湘南和湘赣边界两地的失败,即“八月失败”,完全在于湖南省委“不明了当时正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时期,反而采取在统治阶级破裂时期的政策,分兵向湘南冒进”,所造成的恶果。
8月下旬,湘赣两省的敌人乘红军大队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吴尚第八军2个团赶往桂东,妄图歼灭红军大队,其他4个团,会同王均第三军2个团,刘士毅独立第七师2个团,共8个团,进攻井冈山。
8月30日上午,湘敌第八军3个团在部分赣敌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阵地发起进攻,守卫在黄洋界的红三十一团第一营一部,凭借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顽强战斗,打退敌军多次猛攻。
下午,正当敌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射中敌军在源头的指挥所。敌人以为红军大队已经回山,不敢再战,湘敌当夜即撤回鄱县,赣敌则退守所据县城。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使边界军民受到极大鼓舞。这次战斗,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军大队返回井冈山,打破敌人第二次“会剿",恢复边界割据,创造了条件。
9月8日,红军大队到达井冈山南麓的黄坳。为恢复边界割据,特委、军委决定仍对湘敌采取守势,对赣敌采取攻势。集中力量首先打击进占遂川的赣军刘士毅独立第九师。
9月13日,红军大队在遂川击败尾追红军的刘士毅部5个营,俘敌营长以下200余人,缴枪250余支,并击毙叛徒袁崇全,占领县城。26日,红军大队回到井冈山。
10月1日,在朱德指挥下红军取得了茅坪坳头垅伏击战的胜利,歼赣敌周浑元旅一个营,缴枪100余支,收复宁冈全县。13日,再克遂川,筹款万余元,并解决了部队冬衣的供给问题。11月9日,朱德率红军主力出击,首战于宁冈新城,再战于永新,一日之内歼敌2个营缴枪160余支。此后,敌军被迫转入守势,湘赣敌军的第二次“围剿”遂告破产。
红军大队返回井冈山的两个月来,利用边界的有利条件,采取忽南忽北,避强击弱的战术,三战三捷,共俘敌500余人,缴枪500余支,基本上恢复了井冈山原有的割据地区。
与此同时,革命武装力量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湘军第八军营长毕占云和赣军第十八师营长张威,各率一部先后起义,参加了红军,分别被编为军部特务营和独立营。
为了总结边界斗争的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战斗力,1928年10月4日至6日,在宁冈茅坪步云山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悲观论调,确定了巩固发展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11月6日,根据中央来信的指示,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成立。
12月10日,红五军主力700余人,在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下,从湘鄂赣边的平江、浏阳地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翌日,红四军在宁冈新城召开欢迎大会。两支红军的会师,使井冈山工农武装的声势更加壮大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井冈山会师为何如此曲折?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在酃县十都派何长工到湖南省委汇报情况,并探听南昌起义余部下落。何长工辗转于长沙、广州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各路部队先后到达文家市。文家市是湖南浏阳与江西的万载、宜春、萍乡交界的一个边陲山区小镇。这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赣西南即指赣西、赣南地区,包括吉安、吉水、万安、泰和、永新、安福、莲花、宁冈、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安远、寻乌、定南、龙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5月23日18时至5月24日18时,《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89条,其中,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政府、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南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景德镇市昌江区“五型”办、万安县城市
吉安市地处华东地区的吉泰平原,为赣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吉安市的常住人口达到446.92万,而根据资料显示,吉安市的面积也达到2528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人口、面积大市。在发展上以电子信息、机械制
日前,《井冈山报》发表专版,以《提升首位度 奋进勇创先——吉州区“五型”政府示范区建设纪实》为题报道吉州区。吉州区城区一景锐意进取谋发展,改革创新谱新篇。5月6日,在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积极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干部表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虽然经济实力十分一般,但是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江西省的一个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吉安市常住人口为446.9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41164人,是江西省第六人口大市,人口减少数量仅次于宜春,是一个人口
在你的印象中从厦门到江西井冈山需要多久?5小时?6小时?7小时?在大部分游客印象中一般的交通方式普遍需要6至7个多小时然而,伴随着2019年12月26日昌(吉)赣高铁正式开通两座城市往返时间大大缩短最快仅需3个多小时行程时间上足足节省了一半
好消息!省发改委传来好消息!除了昌赣高铁!吉安人心心念念的两个大项目就要来了!!!就是吉抚武温铁路咸宜(新)吉铁路途径吉安多个站点!今后,吉安这些地方出行更方便了!赶紧往下看吧!3月20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发布《2019年重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吉州区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由原县级吉安市撤市设区成立,是吉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3.5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街道,89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36.8万人。吉州建城史1670多年,为历代郡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毛主席在延安生活了13年时间,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什么建国后毛主席去过井冈山,却一直没有去过延安呢?其中有什么隐情?当时,给这位朋友简单回复了几句,下面再来详细说说,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回延安。毛主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