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5:00:39 | 浏览:1197
高铁一通天地宽,这句话在世界各地不断被应验。从2019年12月昌(吉)赣高铁正式通车,如今,吉安已经步入“高铁时代”近一年,一年来,吉安发生着怎样的变化?2020年“聚焦吉安城投 展望城市发展”媒体行活动采访团深入吉安高铁新区,参观高铁吉安西站、五指峰建筑群、会展中心、海洋世界、商务中心、地下综合管廊等场所,聚焦吉安城投在高铁新区建设过程中的担当作为,畅想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高铁建设指挥部吉安高铁站前指挥中心胡文峰向采访团介绍吉安西站的建设规模及规划情况(张淑芳摄)
“高铁时代”来临打造高铁新城新名片
2019年12月昌(吉)赣高铁通车,吉安正式步入“高铁时代”,这让吉安人民对未来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
昌(吉)赣高铁是吉安市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八纵八横”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南昌,途经吉安7个县(区),南至赣州,全线设13个站,全长约4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它串联起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和共和国三个“摇篮”,被誉为“最红高铁”。
和以往一样,在高铁带动下,各类要素高速流动,多种业态深度融合,区域城乡协调互动,释放着巨大的高铁红利。
实际上,为打造高铁产业经济发展平台,塑造高铁新区城市形象,2016年12月,吉安市委市政府组建吉安高铁新区指挥部全力推动高铁新区项目建设,共谋划30个新建项目及6个前期项目,总投资达375亿元。
高铁新区作为吉安城市现代服务新门户、产城融合生态魅力新城区,是吉安市对外开放、展示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控制区面积约37.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7.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29个,项目投资约250亿元,完成投资约160亿元。2020年9个新开工项目中,投资3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15亿元的站前大道南北延伸工程、投资5亿元的吉安海洋世界项目、投资3亿元的东塘大道、投资40亿元的四个安置小区都已开工建设。续建项目中“五指峰”建筑群主体已施工至35层左右,其中总部经济大楼,五星级酒店,两栋人才公寓均已封顶;会展中心主体年底可基本完工。
11月27日,记者随采访团走进高铁新区,这里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宽广整洁,一座新城正蓄势待发。
“目前,我们在打造‘三个经济’产业发展平台,积极谋划学校、医院及高端住宅小区等配套项目建设,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产业项目发展为主的转变,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铁新城样板区。”吉安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集要素闯新路推动产业聚集新平台
高铁开通了,人才、信息、物流、资金、产业要素就都来了。如何充分利用起来?
为此,吉安市城投公司坚持按照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的模式对高铁新区进行整体开发,探索出一条企业经营城市新路径。
高铁新区中心区域规划面积约3000亩的产业经济核心区,打造了由科创中心、总部大厦、星级酒店、酒店式人才公寓及LOFT人才公寓组成的“五指峰”建筑群;由会展中心、商业中心、游乐中心所构成的“三中心”;由会展经济服务区、总部经济商务区组成的“两区块”项目,构建了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旅游经济三大经济产业支撑平台。
利用阳明西路景观轴线、中央景观公园等核心资源,吉安市城投公司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梳理连接,功能完善,交通组织,文化注入等,共同构建具有吉安文化特征的“城市客厅”,展示“山水吉安,文化庐陵”的城市风貌及现代开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力争打造赣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
“这里将是中心的中心,是吉安城市形象的新门户。”吉安城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鑫表示。
记者看到,高铁新区区域内还建设了多个安置小区。总用地面积约800亩,总安置面积约57万㎡,可提供安置房4500余套。这也是高铁新区打造舒适优美、配套完善的人居环境的同时,十分注重民生导向理念的体现。
挖掘内涵兴产业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吉安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高铁开通,“巢”有了,如何引得“凤”来,盘活旅游资源,实现文旅融合快速发展?
高铁新区秉承山水结合、尊重自然、依山就势、尊重生存肌理的理念,以“一河、一带、三山”(即玉带河景观带、阳明西路中央景观带、天华山公园、真君山公园、玉泉山公园)为重点,开展生态修复、生态美化工程,建设生态城市。
同时,在所有的道路规划中,融入了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元素和设计,打造成为城市与生态有机融合的魅力新区,建设一个山水相望的绿色新城。
在高铁新区的建筑形态布局上,重点突出了红色文化、庐陵文化与生态文化、现代风格的有机结合,遵循了城市建设美的内涵要义和外在表现原则,以文化点亮旅游的灵魂。
以吉安西站主站楼为例,外形采用了象征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五指峰的标志性造型,形态线条流畅,外观采用银白浅色系,稳重大气,展露雄伟的革命气魄,寓意吉安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又彰显现代气息。
此外,为充分发挥高铁辐射效应,吉安市立足优势产业,重点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深入挖掘高铁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按照“1+3”的产业格局,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古”色旅游(以庐陵文化为特色)、“绿”色旅游(以绿色生态为特色)、“金”色旅游(以工业经济为特色)三大旅游产品同步推进的高铁旅游经济带,形成“一线一业、一县一特”的旅游品牌,实现“沿线一体、错位发展”的目标。
目前,吉安从北向南布局了新干金果世界、峡江玉笥养生谷、吉水进士文化园、吉州窑遗址公园、泰和蜀口生态岛、万安万花世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集聚区,畅通连接通道,推动景区串点成线,打造一条风光秀美、内涵丰富的高铁旅游带,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高铁经济带的形成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高铁一通天地宽,这句话在世界各地不断被应验。从2019年12月昌(吉)赣高铁正式通车,如今,吉安已经步入“高铁时代”近一年,一年来,吉安发生着怎样的变化?2020年“聚焦吉安城投 展望城市发展”媒体行活动采访团深入吉安高铁新区,参观高铁吉安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南昌9月8日电(邹玢琦)7日,本网获悉,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将于9月23日在景德镇市浮梁县举行。浮梁县县长张汉坤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浮梁正采取“重
先说一下标题里的问题结论:样板房与普通家装区别很大,买样板房很不划算,加钱买更是血亏。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前几天有位粉丝跟我聊天的时候,吐槽自己下手晚了没买到样板房,说开发商的样板房,只要加几十万就可以买到,很漂亮很大气,自己看了很喜欢,可
阳春三月,花红绿柳,草长莺飞。3月9日,在龙岩中心城区东山湿地公园(CD项目),绿意盎然、阳光正好,前来散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个是下凹式绿地,那个是透水砖铺成的路面,还有这个是雨水花园……”漫步徜徉于公园,龙岩市住建局海绵城市建设服务
闽南网10月1日(长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林智勇/文)一直以来,长泰经济开发区作为长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据着长泰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兴泰工业区,也是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审核通过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如今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漫步长江公园,悠悠的江水与闲适的市民,组成一幅令人沉醉的和谐相融的美景;走进南部新区,宜庆路连接线、高铁站前综合体施工正热火朝天,彰显着催人奋进的城市活力……今年以来,叙州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压
7月11日下午,7月东莞市级“洁净城市活动日”活动在南城街道水濂社区举行。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城市环境面貌“扫干净、摆整齐”,助力美丽圩镇建设。全市各镇街(园区)根据实际,同步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日”活动。活动现场,参加人员手握清洁工具,对水濂
冯小珈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小区合并了,不仅改善了环境,遇到问题还有物业公司帮我们解决,真是方便多了。”4月11日,说起“小小区”合并这项惠民工程,科兴园一期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有效解决“小小区”小、杂、乱,配套差、管理难等问题,利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下辖的城市,三明的经济发展在省内并不是特别的优秀,但是放在全国普通地级市中属于发展比较好的,造成这个原因是因为福建下辖的各地级市都发展的比较好,今天咱们就一起聊一下三明市的高铁建设。三明市在其辖区范围内打造11个高铁站其中有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可心 杨玉菡 通讯员 刘凯 刘思颖 曹灿“昨晚我和家人从益阳坐普速列车到长沙,就为了赶今早这趟首发列车。”益阳市民夏威夷抱着4岁的儿子,高兴地扬了扬车票,直说要将车票保存收藏。9月6日6时55分,G6
澎湃新闻记者陈悦,上海嘉定新城要规划三个样板示范区,新建22所学校。3月3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嘉定区副区长李
望城区委网信办供图望城区黄金园街道英雄岭村刘家冲美丽宜居村庄。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大观园美丽宜居村庄集群。张奇涛摄位于望城区茶亭镇的惜字塔景区。望城区委网信办供图望城乌山街道乌山贡茶生产基地,工人正在制作当季新茶。
1月9日下午,东城街道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区“两会”精神。处于“两湖”创新区范围内的东城街道将抢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借势而进,聚焦“五大行动”,主动服务“两湖”创新区和“三城”建设,找准路径、突破瓶颈。人口跟着产业走,居住跟着环境走。东
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湛江市坡头区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成为广东获此荣誉的6个县(市、区)之一。近年来,坡头区围绕“打造社会治理样板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坡头”目标,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社
3年来,新会区把推进“南粤家政”工程作为稳定就业大局、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速,育婴、养老等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出现了刚性增长。2019年8月,广东全面启动实施“南粤家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