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11:38:54 | 浏览:1034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
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尚发分到食盐后舍不得吃保存下来,以备红军不时之需。1959年,老人将这罐珍藏了31年的食盐捐给了博物馆。
而在“井冈名言录”的一块展板上,则记录着朱德同志当年在井冈山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一罐盐、一句话,正是当年红军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生动写照,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让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的缝隙中生存下来,让人民军队在浴血奋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博物馆中有组雕塑,反映的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的一场战斗——龙源口大捷。在七溪岭,红军与敌人打成胶着状态,当地党组织一声召唤,宁冈、永新两县2000名农友走上战场,冒着炮火帮助红军运送子弹、转移伤员,生动演绎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人民战争威力。
2016年,习主席在井冈山八角楼慎德书屋内,和龚全珍等6位革命烈士后代、先进人物代表亲切交谈。谈话中,习主席向大家提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饱含期望、意蕴深远,体现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担当。
在井冈山市坳里乡渡陂村,一栋客家风格的三层小楼房映入眼帘,楼内党建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图书室一应俱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东部战区出资援建的项目。2016年,东部战区机关将渡陂村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扶贫工作组一次次进村入户,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商对策,帮助渡陂村融入湘赣红色旅游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洪钟大吕在记者的耳畔久久回荡。
站在黄洋界上极目远眺,山风扑面、满目青翠。顺着毛泽东同志当年指点红军战士的方向望去,记者不仅看到了江西、看到了湖南,还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过往,看到了昭示着星辰大海的远方!
(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南昌7月21日电 题:这道光,照亮前行之路——井冈山精神述评新华社记者赖星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一根灯芯的微光,穿透漫漫长夜。这是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2017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油灯下,毛
来源:光明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慧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并不算太高,却屹立起一座中国革命史上令人景仰的丰碑。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当年在此进行的革命斗争历时并不太长,却开辟出一条马克思主
作者:肖发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星火燎原 光耀未来■贾 永
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一根灯芯的微光,穿透漫漫长夜。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闪耀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
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红色井冈,英雄山脉■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段江山井冈逶迤五百里,红旗一展乾坤赤。盛夏时节,记者走红军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题:信念的力量指引胜利——井冈山精神述评新华社记者周玮、高皓亮、赖星井冈山八角楼前,一棵在石下萌芽扎根的枫树竟把石头撑开,历经90余载风雨依然高大挺拔。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一盏红军在井冈山使用的油灯,映照中国共产党
编者按 地方志全面记述包括党史在内的一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组织办机关及四川年鉴社党员干部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助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
图为井冈山黄洋界哨口。 刘长生摄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习近平同志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
江西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个熠熠闪光的时空坐标,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9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1927年10月—1930年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强调“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弛盛夏时节,黄洋界山头云雾弥漫。举目四望,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这里,就是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