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11:36:14 | 浏览:708
红色是井冈山的底色,多年来,井冈山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做好挖掘、弘扬、践行“三篇文章”,坚定不移地用井冈山精神建设好井冈山,致力于把井冈山打造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信念高地和永远的精神家园,奋力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
保护红色资源,做好挖掘文章。井冈山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近年来,井冈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把红色文物打造成生动教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首批承担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采用高新VR、AR以及互动屏展示等技术手段进行了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红色文物数字化交互展示,推出红色基因库博物馆室内720°VR全景线上展厅。井冈山对红色标语进行全面普查,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并编辑出版《井冈山的红色标语》。
把红色文化打造成营养源泉。井冈山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井冈山斗争史,创作了情景歌舞实景演出《井冈山》和话剧《我的红军哥》,出版了《题解井冈山》《井冈山廉政史话》等10余部宣传研究井冈山的专著,发行了井冈山斗争研究刊物《摇篮》,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做到“以红色文化教育人”。
把红色遗迹打造成生动课堂。井冈山以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契机,深化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大力改造提升茨坪、大井、茅坪等旧址遗迹,压茬推进建设井冈山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做到“以真实历史吸引人”。
讲好红色故事,做好弘扬文章。井冈山有效整合各类宣讲资源,广泛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进一步讲好井冈山故事,宣传井冈山精神。
组织党史专家、红色讲解员、红军后代、机关领导干部等,组建井冈山精神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社区、学校、景区开展宣讲,选拔表达能力强的小学生,成立了“小红军宣讲团”,每到双休日或重要节日、纪念日,团员们就到红色景点,讲述红色故事,宣讲井冈山精神。
整合基层宣讲平台。井冈山创新宣讲载体,充分发挥“红色大讲堂”“党史课堂”等基层宣讲平台作用,讲好井冈山故事。志愿宣讲员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讲变化、讲理论、讲政策、讲党史、讲红色故事,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承红色基因,做好践行文章。井冈山带头冲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带领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以实际行动践行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打造红色培训新高地。井冈山充分利用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把体验、拓展、情景融为一体,全力打造全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品牌、青少年红色研学品牌,把井冈山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理想信念教育“新高地”。
做强红色旅游新品牌。井冈山构建山上山下互动、山里山外融合的坚实基础,努力提升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实现了旅游景区全域化、红色旅游品牌化、产业经济立体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弘扬务实为民好作风。井冈山广泛开展营商环境“末端服务金点子”暨“面对面解难题”企业大走访调研活动,在杜鹃广场打造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井冈山直播经济总部大楼,组建了16支直播带货队伍,积极探索“直播+消费扶贫”新模式。深入推进“黄橙红牌”机制,不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记者徐瑞春)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
江西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个熠熠闪光的时空坐标,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9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1927年10月—1930年
有一种信念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一种进取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5周年让我们一同缅怀这位活在我们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伟人在毛主席一生中有过许多场战斗也转移过很多个地方但有个地方的意义却非同凡响这里就是井冈山在这里也留下
文化赋能篇红色文化引领 绿色生态发展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基本情况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经典红色故
红色是井冈山的底色,多年来,井冈山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做好挖掘、弘扬、践行“三篇文章”,坚定不移地用井冈山精神建设好井冈山,致力于把井冈山打造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信念高地和永远的精神家园,奋力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保护红色资源,做
联奎书院位于江西井冈山市古城镇,最初是古城乡民集资创办的一所乡塾,因“旧署一、五、六保以接壤联为一区”而得名“联奎”。尽管就历史和规模而言,联奎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并不突出,但它却为古城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在工农革命运
在国内创业圈,一直有一句半开玩笑的戏言,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可谓古今中外“最牛创业团队”;从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刚成立时的13个人,一路筚路蓝缕,历经磨难,最终成为影响和主导中国社会革命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核心力量,演变至今,已经成为聚合超过9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而在假期旅游中,井冈山也适合大家前来游玩,体验一下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来到井冈山,首先游览的是黄洋界风景区,这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山上,回想一下几十年前红军前辈们在这里浴血奋战,抵挡
巍巍井冈山,绵延五百里。91岁的孙景玉老人,是第一代“红色守山人”。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他手持一根井冈山竹杖,迎着太阳,迈步向山上登攀。登上山顶,毛泽东久久环视着茨坪全景。随后,他沿着没有路的草莽山坡往下走去,负责警卫工作的孙景玉
供稿 | 魏法谱第一站 会师纪念馆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返回砻市,立刻到龙江书院去见朱德。毛泽东同朱德的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是共产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5月23日18时至5月24日18时,《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89条,其中,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政府、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南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景德镇市昌江区“五型”办、万安县城市
吉安市地处华东地区的吉泰平原,为赣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吉安市的常住人口达到446.92万,而根据资料显示,吉安市的面积也达到2528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人口、面积大市。在发展上以电子信息、机械制
日前,《井冈山报》发表专版,以《提升首位度 奋进勇创先——吉州区“五型”政府示范区建设纪实》为题报道吉州区。吉州区城区一景锐意进取谋发展,改革创新谱新篇。5月6日,在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积极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干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