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炮声隆——《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时间:2022-09-16 12:18:34 | 浏览:1377

黄洋界上炮声隆——《西江月·井冈山》赏析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南下时,决定选择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在中国历史上有了极为独特的重要位置。1928年秋,毛泽

黄洋界上炮声隆

——《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南下时,决定选择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在中国历史上有了极为独特的重要位置。1928年秋,毛泽东写下《西江月·井冈山》;1965年,毛泽东又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一再吟咏,思念深厚,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情结之浓。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他率领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1万多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1928年7月,湘赣敌军“会剿”井冈山。由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错误决定,指令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兵向湘南冒进,结果遭致“八月失败”。毛泽东当时正在永新指挥三十一团作战,闻讯后当即命其第一营迅速撤回井冈山,他自己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往湖南桂东方向迎还红军大队。

8月下旬,就在朱德、陈毅率领的第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部队之际,湘敌吴尚三个团,赣敌王均一个团,从酃县向井冈山猛扑而来。8月30日,敌军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据守。31日中午,战士们将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所搬上了黄洋界,两发命中。炮响之后,各个山头吹起军号,军民喊杀声一片。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山上,连夜逃之夭夭。

9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了解黄洋界保卫战详情之后,他欣然命笔赋诗: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词的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敌我双方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单刀直入,展现出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指挥战斗、激扬军威的器具,如“陷敌挫金鼓,摧锋扬旆旌”(南朝梁刘峻《边塞》);“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明谢榛《塞上曲》)。毛泽东在“旌旗”“鼓角”之前分别冠以“山下”“山头”,点明这是一场山地保卫战。句尾分别续以“在望”和“相闻”两个动词,更让人仿佛放眼战场,耳闻杀声。“敌军围困万千重”,反映出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而“我自岿然不动”,生动刻画出井冈山军民临危不惧、从容应敌的英雄风貌。

词的下阕则指明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属纪实描写。“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巧妙地渲染出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毛泽东没有铺陈细节,以战斗的结局收尾,点到为止,力透纸背,从而更发挥了小令的特点。

《西江月·井冈山》是记录井冈山斗争的史诗华章。这首词使黄洋界名扬天下,甚至成为井冈山的代名词。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没有以《西江月·黄洋界》为题,而要舍小取大,以《西江月·井冈山》为题呢?

客观地说,就战争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术谋略而言,黄洋界保卫战并不突出。而诗人毛泽东却对此役格外高看一眼,着墨最多,三首井冈山词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要解释这一现象,必须认真品读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这次战斗的描述:“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八月三十日井冈山一战,湘敌始退往酃县,赣敌仍盘踞各县城及大部乡村。”毛泽东在文中的用词是“井冈山”,而不是“黄洋界”。

“早已森严壁垒”,是黄洋界保卫战取胜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巩固根据地三条方法中的头一条就是“修筑完备的工事”。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泽东也说井冈山根据地“山上要隘,都筑了工事”。这是毛泽东“备战”思想最早的诗意表达。而“更加众志成城”,则是黄洋界保卫战的制胜法宝,正如《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

五百里井冈,不是一个孤立山头,而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井冈山的斗争》明确记载:“山上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茨坪、下庄、行洲、草坪、白银湖、罗浮各地,均有水田和村庄,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现在作了我们的根据地。”井冈山有五大哨口,即朱砂冲、桐木岭、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而所谓“山下”,指井冈山五大哨口以下的黄坳、五斗江、拿山、茅坪等山麓地区。敌人的进攻目标是井冈山,黄洋界首当其冲。统观《西江月·井冈山》的构思,全词紧扣“井冈山”,先描写“山下”“山头”的广阔战场,次概括敌我对峙、激战的情景,再分析全山战备情况和军民战斗姿态,最后突出黄洋界一战的胜利,逻辑自然,层次分明。1960年,陈毅跋《西江月·井冈山》:“是役,井冈山根据地赖以保全,有扭转战局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毛泽东着眼全局,为何以“井冈山”为题,而不是以“黄洋界”为题了。

1959年3月5日,谢觉哉初到井冈山时,诗赞井冈山:“祝贺你以前是中国的第一山,今后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山。”1962年3月,朱德重访井冈山时,挥毫题写“天下第一山”。这“天下第一山”的殊荣,是从政治意义而言的。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苦苦寻求到的中国革命道路。没有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探索,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峰回路转。所有这一切,是毛泽东具有浓郁井冈情结的根本原因。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上山”的思想。1927年6月,毛泽东指出: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在湘赣边界起义的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毅然引兵井冈。“朱毛会师”后,“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初步形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一步。1934年1月,冯雪峰到瑞金时,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先生的这句妙评,与毛泽东要到山上去做“特殊的山大王”主张,可谓不谋而合。

编辑 赵熹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相关资讯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一定要见见他们

毛泽东画像前言罗霄山脉中段的八百里井冈,那满山的青松翠竹和遍野的碧草杜鹃,那茅坪河的潺潺流水和八角楼的黄晕灯光,那黄洋界上隆隆的炮声和风中如画的旌旗……一切如烟往事,长久以来都像一首诗,总令毛泽东梦牵魂绕。1965年5月22日,千里来寻故地

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强调“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图①:泰井高速连接线罗浮高架桥处的红军雕塑。资料图片 图②:井冈山黄洋界。资料图片 图③:井冈山脚下的“井冈红旗”雕塑。资料图片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

红色文化传承之地,井冈山风景旅游攻略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而在假期旅游中,井冈山也适合大家前来游玩,体验一下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来到井冈山,首先游览的是黄洋界风景区,这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山上,回想一下几十年前红军前辈们在这里浴血奋战,抵挡

初心50城|实景剧《井冈山》:“真实的神话”改变当地生活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发自江西井冈山现代化的舞台技术与声光电营造出了逼真的视听效果,600多名农民演员,让《井冈山》实景剧极具感染力。4月1日,夜幕降临,江西省井冈山红军剧场,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型实景剧《井冈山》正常上演,这是今年该剧首场

一汽党员代表寻迹井冈山: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慰问革命家属 开启红色之旅5月的井冈山,漫山杜鹃绚烂绽放,满目青翠尽收眼底。启动仪式上,一汽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惠乐表示,4月18日,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启程,正式拉开了此次党史教育红色之旅活动的序幕。在繁华昌茂的上海,我们感悟了

这道光,照亮前行之路——井冈山精神述评

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一根灯芯的微光,穿透漫漫长夜。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闪耀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

井冈山风景区

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为城市之间架起了桥梁。也为我们拉近了和老区的距离。当车子驶过收费站,那巍峨的井冈山如巨人般屹立在我的面前。我们走下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一丝甜味,一种亲切。如果不是前方花岗岩上树立的那迎

历史揭密:1930年以后,红军为何要七次攻打革命圣地井冈山?

1930年2月24日,在江西永新县城,井冈山农民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被“左”倾领导者错杀,其带到永新的部队被改编。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湘赣边界,在敌我双方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方面,是袁文才、王佐的余部,包括井冈山的客籍党员、干部与群众,都十分

井冈山:燃起中国革命启明灯

2日上午,习近平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堂吊唁大厅,他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在陈列室和忠魂堂,习近平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c语言中文官网无人机航拍网辽宁旅游网温州新闻头条网今日芜湖今日沧州周公解梦官网今日齐齐哈尔绵阳新闻网今日网六盘水新闻头条网绍兴新闻头条网今日吕梁眉山新闻头条网宁德新闻资讯网U盘装机学习网奥运会资讯网自行车之家新疆旅游网今日延安卡塔尔世界杯娄底新闻头条网郴州新闻头条网龙舌兰酒品牌官网冰岛旅游官网深南电路A股钓鱼野钓网朗姆酒品牌网今日忻州户外露营地官网黄金大盘走势
吉安新闻头条网提供吉安新闻新消息、江西吉安新闻头条、每日吉安新闻、吉安本地网、井冈山快报、吉安今日头条、吉安麦地网、麦地吉安生活网、江西吉安发布网、吉安旅游等最新消息,吉安新闻头条网立足吉安面向世界。
吉安新闻头条网 62233.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