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12:49:35 | 浏览:3090
排名不分先后
陆俨少 井冈山朱砂冲哨口
宋文治 1981年作 井冈山胜境
陆俨少 1977年作 井冈山八面山哨口
应野平 红色井冈山
应野平 井冈山
钱松嵒 井冈山龙源口图
黎雄才 井冈山
李可染 1976年作 井冈山
宋文治 井冈山
董希源 井冈山
朱屺瞻 1960年作 井冈山胜境
应野平 革命摇篮井冈山
宋文治 井冈山茅坪八角楼
魏紫熙 1977年作 井冈山龙潭飞瀑
钱松嵒 井冈山瀑布
溥松窗 井冈山龙潭瀑布
徐志文 1977年作 井冈山
应野平 井冈山
朱梅邨 1961年作 建设井冈山
钱松嵒 井冈山
陆俨少 1979年作 井冈山黄洋界
魏紫熙 井冈山黄洋界
邹良材 2012年作 井冈山茨坪
梁书 1984年作 井冈山
陆一飞 癸酉(1993)年作 井冈山朱砂冲
杨应修 1984年作 井冈山
应野平 1973年作 井冈山上万松青
周怀民 井冈山春色
魏紫熙 井冈山黄洋界
钱松喦 井冈山黄洋界
胡也佛 1970年作 井冈山黄洋界雄姿
魏紫熙 井冈山黄洋界
何海霞 井岗山黄洋界
魏紫熙 井冈山黄洋界
李行简 1977年作 黄洋界
傅抱石 1965年作 井冈山黄洋界
应野平 井冈山黄洋界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图①:泰井高速连接线罗浮高架桥处的红军雕塑。资料图片 图②:井冈山黄洋界。资料图片 图③:井冈山脚下的“井冈红旗”雕塑。资料图片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
来源:光明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慧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并不算太高,却屹立起一座中国革命史上令人景仰的丰碑。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当年在此进行的革命斗争历时并不太长,却开辟出一条马克思主
在全国的革命圣地中,有一个名字与中国革命一样辉煌,这就是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由此走向胜利。 绿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慰问革命家属 开启红色之旅5月的井冈山,漫山杜鹃绚烂绽放,满目青翠尽收眼底。启动仪式上,一汽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惠乐表示,4月18日,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启程,正式拉开了此次党史教育红色之旅活动的序幕。在繁华昌茂的上海,我们感悟了
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一根灯芯的微光,穿透漫漫长夜。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闪耀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
编者按 地方志全面记述包括党史在内的一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组织办机关及四川年鉴社党员干部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助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走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秦朝设郡县制时,井冈山为九江郡庐陵县属地。井冈山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区约130公里处。位置宁冈县、茨坪、夏坪井
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为城市之间架起了桥梁。也为我们拉近了和老区的距离。当车子驶过收费站,那巍峨的井冈山如巨人般屹立在我的面前。我们走下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一丝甜味,一种亲切。如果不是前方花岗岩上树立的那迎
文/郭冰纵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可以称为整党运动的有十余次。其中延安整风运动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党层面的整党运动。但其实,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整党运动可以追溯到1928年9月。当时,毛泽东和中共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