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11:26:18 | 浏览:498
为什么要选择上井冈山,井冈山优越的自身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曾指出,在进行“三湾改编”时,毛泽东主席就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说:“建立革命根据地要有三个条件:一要在敌人统治势力薄弱的封建割据的山区边缘区;二要有适当的武装;三要在有党的组织、有觉悟的工人农民的地方。井冈山是湘赣两省交界的边区,山高山大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敌人的统治中心较远,在那里建立根据地,敌人一时也不知道,敌人的力量一时也来不及。井冈山有袁文才在大革命后组织了相当武装,党的损失不大,群众深受大革命的影响。建立根据地的三个条件,井冈山都具备。”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明确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
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丛书)
¥39.8
购买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刘型1970年在《关于井冈山斗争的报告》中对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依据进行了详细阐发,结合刘型的解释和毛泽东的论述,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毛泽东率兵挺进井冈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一,要有很好的群众。井冈山根据地各县的群众,是受过大革命队伍洗礼的,过去都有过农民协会,都有过武装,都对地主豪绅进行阶级斗争,虽然大革命失败了,但群众经过斗争锻炼。
第二,要有很好的党。边界各县和党,由于受陈独秀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毛泽东率部一到井冈山时,党也没有了,找到一些零零星星的党员,像龙超清、王怀、刘天干这些党员,把他们组织起来。毛主席又亲自整党建党。
第三,要有相当力量的红军。秋收起义的部队,刚到井冈山约有一千人。到了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南昌起义部队剩余部分,经过湘南暴动又上了井冈山,合起来就有四千人左右。边界各县大革命失败后保留的武装,还有袁文才、王佐各六十支枪,莲花一支枪,遂川六支枪,还有一百二十七支枪。……大革命以后,剩下一百二十七支,不管怎样,加上红军力量,还有那么多农民武装。有这个条件,在这里可以建立根据地。到1928年11月止,地方武装有六百八十三支枪了;永新有二百二十支,宁冈有一百四十支,莲花四十三支,茶陵五十支,酃县九十支,遂川一百三十支,万安十支。农民武装力量就强大起来了。没有武装,就谈不上建立根据地。
第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详细地列举了井冈山作为军事根据地所具备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距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经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陇(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县)、营盘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计五百五十里。山上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茨坪、下庄、行洲、草坪、白银湖、罗浮各地,均有水田和村庄,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现在做了我们的根据地。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山上要隘,都筑了工事。医院、被服厂、军械处、各团留守处,均在这里。现在正从宁冈搬运粮食上山。若有充足的给养,敌人是打不进来的。在四围白色政权中间的红色割据,利用山险是必要的。同时,毛泽东还充分地论证了为什么选取以宁冈为中心罗霄山脉中段作为根据地:“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中段的长处:(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这个地方武装的力量,加上红军第四军的力量,是任凭什么敌人也不能消灭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地方武装的根据地则各县都有。(5)影响两省,且能影响两省的下游,比较湘南赣南等处只影响一省,且在一省的上游和僻地者,政治意义大不相同。中段的缺点,是因割据已久,‘围剿’军多,经济问题,特别是现金问题,十分困难。”
第五,有足够的经济力量。井冈山上产竹木、油茶、药材。山下有永新、莲花、茶陵、酃县、遂川、宁冈各县的粮食。大家背谷子上山,吃饭就不成问题了,吃的是红米、南瓜。总之困难是很多的,但还是具备一个基本条件。
历史上许多农民运动和起义都没有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寇主义盛行,“从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们的头脑中驱除流寇主义,是确定建立根据地的方针的前提。”而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证明,只有坚持“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才能做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最终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就像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到的:“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同时也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此也就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
粟裕评价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就在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艰苦转战的同时,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举行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经过著名的文家市会合、三湾改编和古城会议,于1927年10月27日到达茨坪,把革命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创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粟裕指出:“自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都竭尽全力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同时总结了其他各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创造性地开辟了这条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之路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毛泽东在会上做报告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这个总结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进而开启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井冈山精神》,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5月23日18时至5月24日18时,《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89条,其中,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政府、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南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景德镇市昌江区“五型”办、万安县城市
吉安市地处华东地区的吉泰平原,为赣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吉安市的常住人口达到446.92万,而根据资料显示,吉安市的面积也达到2528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人口、面积大市。在发展上以电子信息、机械制
日前,《井冈山报》发表专版,以《提升首位度 奋进勇创先——吉州区“五型”政府示范区建设纪实》为题报道吉州区。吉州区城区一景锐意进取谋发展,改革创新谱新篇。5月6日,在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积极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干部表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虽然经济实力十分一般,但是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江西省的一个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吉安市常住人口为446.9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41164人,是江西省第六人口大市,人口减少数量仅次于宜春,是一个人口
在你的印象中从厦门到江西井冈山需要多久?5小时?6小时?7小时?在大部分游客印象中一般的交通方式普遍需要6至7个多小时然而,伴随着2019年12月26日昌(吉)赣高铁正式开通两座城市往返时间大大缩短最快仅需3个多小时行程时间上足足节省了一半
好消息!省发改委传来好消息!除了昌赣高铁!吉安人心心念念的两个大项目就要来了!!!就是吉抚武温铁路咸宜(新)吉铁路途径吉安多个站点!今后,吉安这些地方出行更方便了!赶紧往下看吧!3月20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发布《2019年重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吉州区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由原县级吉安市撤市设区成立,是吉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3.5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街道,89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36.8万人。吉州建城史1670多年,为历代郡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毛主席在延安生活了13年时间,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什么建国后毛主席去过井冈山,却一直没有去过延安呢?其中有什么隐情?当时,给这位朋友简单回复了几句,下面再来详细说说,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回延安。毛主席对
1965年,离开井冈山已经36年的毛主席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一组珍贵的上色老照片走进那段历史吧。毛主席在井冈山1965年5月21日上午10时许,毛主席一行从长沙火车站东站出发,乘火车专列一路向东
1965年5月,井冈山茨坪宾馆门口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一个话题:当年的“毛委员”回来看他们啦!人群中有一位颤颤巍巍的老妇人,和周围的人一样,这位老妇人神情激动,眼含热泪,嘴里还不断地念念有词。当毛主席走出大门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
午后。小睡起来,用新买的青花瓷,泡一杯刚刚网购的龙井。淡淡的轻烟,从茶杯里升腾缭绕飘渺的惬意,并在空气中弥漫出优雅的茶香。窗外,太阳明丽灿烂,充满详和氛围。虽是八月盛夏,却没有炎热气息。有一道瀑布在远处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