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6 12:30:15 | 浏览:430
魂牵梦绕井冈山
王剑冰
山高万仞冲云霄,浩浩荡荡五百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把红旗插上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率领部队会师井冈山。在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岁月里,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里开辟,伟大的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我曾两次走进井冈山,亲吻过它的红色沃土和绿色山林,但依依惜别后还是魂牵梦绕。
1
夜晚来临,井冈山起伏于黛色之中。萤火虫提灯而来,这里闪那里灭,让人想起红军行军的火把。
在井冈山还随时随地能见到当年红军的遗迹,那或是一座老屋,或是一盏马灯,或是一条标语,就在断崖前、山石下……
竹子,有的是有条纹的花竹,有的像落泪的斑竹,即使外表各异,却都是圆的。没有想到,我在井冈山茨坪毛泽东的故居旁,竟见到了一片刀削斧斫般的方竹。井冈山老表说,这里的竹子方正刚直,代表着毛泽东的伟人品格。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率领起义军三路人马攻打长沙。但由于强敌反扑,起义军在战斗中相继失利,不到四天时间,5000多人的队伍锐减至不足2000人。
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会议,决定迅速撤离,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次日,部队从文家市出发,开始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表面上看,这一转移是从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区城市的退却。而实际上,则是向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展开的新攻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时已不到800人。但在井冈山点燃的“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恰如这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迅速形成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
2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峰一溪一瀑,都曾被烽火洗礼,都留有不屈的魂魄。
密密匝匝的柳杉树和冷杉树把黄洋界长成一派豪情,悬崖壁立、群峰傲耸,展示着红军不可战胜的意志。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我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打退了敌军4个团的多次进攻。
眼前,一座黑色小炮被绿树簇拥着,站立在陡峭山坡的边沿,碗口粗的炮筒指向山的尽头,仿佛在向人们讲述那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激战。
龙源口大捷,是朱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龙源口连接着永新和宁冈,龙源口桥便处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版人民币的3元纸币上印的就是这座桥。
龙源口桥现已成为一处重点保护遗址。它躬身在岁月里,见证着当年那场战斗的意义——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4次“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大,进入全盛时期。
走过这座石桥,穿过七溪岭,就会走到那个被写进《十送红军》中的望月亭。那是这条苍茫古道的最高处,当年红军攻打龙源口战斗的指挥所就设在亭子里。
3
每到春天,井冈山绵延起伏的峰脊上,十里杜鹃花竞相绽放,花朵呈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
小井村坐落在一处耸立着绝壁悬崖的山坳中。1928年秋,这里曾搭建了一所红军医院。在黄昏、在黎明,它把倒下的伤员重新扶出病室,让井冈山又站起一座“山峰”。
曾志担任过红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1929年1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的敌人,顺着冬季干涸的小溪突袭小井村,抓住红军医院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严刑拷打,但无一人屈服。气急败坏的敌人就把他们赶到小溪旁的稻田里,然后在对面小桥上架起机枪扫射,130多名重伤员全部壮烈牺牲。曾志当时不在医院,她为此抱憾终生。临终前,嘱咐家人将自己一部分骨灰埋在了红军医院旁边。
当年,血沃井冈山的岂止是红军医院的这些重伤员。革命烈士陵园里黑色大理石上的烈士英名录为证,旁边那块默默站立的无名烈士纪念碑为证!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愿将五尺躯,化作红杜鹃。”井冈山似霞似虹,举世罕见的杜鹃花是先烈英灵的再现!
4
“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一心为穷人……”
恰在秋收起义部队上山的时节,我观看了井冈山实景演出。
月亮星星的布景,声光雷电的应用,音乐音响的烘托,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真实的原貌。你看,山林间走来一支绵延不断的红军队伍,高高举起的火把蟠龙般由远而近,由近到远……
在枪声和炮声中,走上井冈山的这支队伍,成为东方黎明前的曙光。
最感人处,是送别红军的结尾。场景中突出了一个“送”,送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割舍,是一种企盼。
我相信,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革命,这里的百姓还会舍生忘死、义无反顾!
穿过站在寒风中的送别队伍,心头不由涌出一缕剪不断的思绪:该怎样让那面在场中不停挥动的旗帜更加高扬、更加鲜艳?
在井冈山久了,你会感到那不是一座山,而是群山,连绵不断的群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更是精神的,是千千万万的生命构成了井冈山。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托举着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井冈山,我还会再来!
(来源:2020年第9期《党建》杂志,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
春暖花开的时节,革命摇篮井冈山又开启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新华社记者 黄和逊 摄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5月23日18时至5月24日18时,《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89条,其中,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政府、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南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景德镇市昌江区“五型”办、万安县城市
吉安市地处华东地区的吉泰平原,为赣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吉安市的常住人口达到446.92万,而根据资料显示,吉安市的面积也达到2528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人口、面积大市。在发展上以电子信息、机械制
日前,《井冈山报》发表专版,以《提升首位度 奋进勇创先——吉州区“五型”政府示范区建设纪实》为题报道吉州区。吉州区城区一景锐意进取谋发展,改革创新谱新篇。5月6日,在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积极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干部表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虽然经济实力十分一般,但是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江西省的一个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吉安市常住人口为446.9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41164人,是江西省第六人口大市,人口减少数量仅次于宜春,是一个人口
在你的印象中从厦门到江西井冈山需要多久?5小时?6小时?7小时?在大部分游客印象中一般的交通方式普遍需要6至7个多小时然而,伴随着2019年12月26日昌(吉)赣高铁正式开通两座城市往返时间大大缩短最快仅需3个多小时行程时间上足足节省了一半
好消息!省发改委传来好消息!除了昌赣高铁!吉安人心心念念的两个大项目就要来了!!!就是吉抚武温铁路咸宜(新)吉铁路途径吉安多个站点!今后,吉安这些地方出行更方便了!赶紧往下看吧!3月20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发布《2019年重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吉州区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由原县级吉安市撤市设区成立,是吉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3.5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街道,89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36.8万人。吉州建城史1670多年,为历代郡
近两年吉安的城市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大项目有铁站,五指峰,小项目有各道路之间的畅通微循环,教育配套建设有多个九年制学校及幼儿园,还有两座跨江的大桥也在修建当中。这些项目多位于吉州区,青原区限于地势地形,不太适合建设大的项目,不过,青原区现在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毛主席在延安生活了13年时间,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什么建国后毛主席去过井冈山,却一直没有去过延安呢?其中有什么隐情?当时,给这位朋友简单回复了几句,下面再来详细说说,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回延安。毛主席对
1965年,离开井冈山已经36年的毛主席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一组珍贵的上色老照片走进那段历史吧。毛主席在井冈山1965年5月21日上午10时许,毛主席一行从长沙火车站东站出发,乘火车专列一路向东
1965年5月,井冈山茨坪宾馆门口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一个话题:当年的“毛委员”回来看他们啦!人群中有一位颤颤巍巍的老妇人,和周围的人一样,这位老妇人神情激动,眼含热泪,嘴里还不断地念念有词。当毛主席走出大门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
午后。小睡起来,用新买的青花瓷,泡一杯刚刚网购的龙井。淡淡的轻烟,从茶杯里升腾缭绕飘渺的惬意,并在空气中弥漫出优雅的茶香。窗外,太阳明丽灿烂,充满详和氛围。虽是八月盛夏,却没有炎热气息。有一道瀑布在远处的林